•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安全证券配资论坛:正规配资门户网站-股价大涨近18% 小鹏是否在模仿特斯拉?

摘要:   一场科技日后,小鹏汽车港股股价连续多日上涨。截至11月11日收盘,小鹏汽车港股涨约17.93%,总市值达2072亿港元,超过理想汽车、蔚...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一场科技日后,小鹏汽车港股股价连续多日上涨。截至11月11日收盘 ,小鹏汽车港股涨约17.93%,总市值达2072亿港元,超过理想汽车 、蔚来汽车等新势力车企市值 ,引发资本市场对小鹏汽车价值的议论 。

  纵观2025小鹏科技日,物理AI亮点突出在四个板块:机器人、Robotaxi、飞行汽车以及第二代VLA大模型。如此业务布局,自然引起了市场将小鹏与特斯拉进行对比 ,但从销量 、盈利、市值等关键数据来看 ,小鹏仍远不及特斯拉,而新的话题聚焦在:小鹏是否在模仿特斯拉?

  日前,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鹏跟特斯拉都是在跨领域融合里面找到了换维度打法。他称:“很多有不同想法、创新的公司会殊途同归 。我觉得特斯拉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相信全球会有更多类似的伟大公司。 ”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日也点赞了小鹏机器人相关视频,并称:“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主导市场。我非常尊重中国的竞争对手 ,中国有很多聪明 、勤奋的人 。”

  机器人也要“车规级”

  在近期备受资本追捧的机器人领域,小鹏汽车将IRON以性别区分,并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猫步行走 ”的拟人动作 ,掀起舆论热议 。

  据小鹏汽车官方介绍,全新一代IRON由三颗图灵AI芯片驱动,总算力2250TOPS ,搭载小鹏第一代物理世界大模型,并且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兼具轻量化和安全性。何小鹏表示 ,小鹏不研发电芯 ,固态电池的电芯供应商有两家,国内国外各一家。据规划,2026年年底 ,小鹏目标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 。

  何小鹏认为,小鹏汽车的机器人 、汽车等多个关联业务的软件和AI具有共享性,包括感知技术、域控制器、AI软件等。具体表现为:用纯视觉感知技术做机器人 、搭载应用固态电池等。

  基于机器人的布局 ,小鹏正在准备投入做一个机器人自动化工厂 。何小鹏说,过去小鹏一直觉得机器人是“消规”的量产标准,但是后来发现“消规”根本不可靠、不稳定。机器人的量产和软硬件标准大部分要“车规 ” ,少部分要“超过车规 ”,才有可能最终做成高质量的机器人。

  在量产和适用场景方面,小鹏机器人的目标是先在中国市场实现量产 ,然后在导巡、导购 、导览等较为熟悉的商业场景率先落地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小鹏机器人首先会在销售门店做一些产品介绍,同时也可能会带到供应伙伴的场景当中。何小鹏认为 ,此前 ,部分公司的非人形机器人在导览、导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并没有规模化,也没有普及 ,没有做到泛化。小鹏人形机器人的目标之一,是在明年能够让机器人在这类场景运营中泛化 。

  外界对小鹏IRON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是机器人领域在资本市场交易火热的缩影。根据高盛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 ,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商已启动“产能先行”策略,正在中国及海外积极规划产能,以支持潜在的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生产。

  高盛在报告中多次提到小鹏IRON、特斯拉Optimus等机器人项目 ,并认为这类机器人项目更倾向于依赖外部供应商来启动机器人的批量生产 。高盛认为,行业普遍预期的量产启动时间点在2026年下半年,并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到2035年的出货量为138万台 。

  何小鹏表示 ,目前小鹏的机器人还在商业化早期阶段,可能在3~5年能够实现做家务 、拧螺丝的场景,但距离机器人照顾老人小孩等使用场景落地还需要更久的时间。他强调 ,有人认为5~10年后人类可能在很多场景下会被机器人取代 ,“但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特斯拉模仿者?

  在特斯拉的规划中,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该公司也正在安装人形机器人生产线 ,预计将于2026年年底启动生产,最高年产能100万台;而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累计里程超过了40万公里,在加州湾区累计里程超过160万公里 。

  从主营业务汽车板块坚定选择纯视觉路线 ,到布局机器人、Robotaxi等领域,相似的业务布局和技术路径,让小鹏汽车被市场冠以“特斯拉模仿者 ”的标签。但是在多个关键财务数据维度 ,二者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

  顾宏地称,小鹏目前在追求的是科技和产品,确实其中有些和特斯拉比较类似 。小鹏聚焦于物理AI ,同时聚焦打造智能汽车、自动驾驶 、人形机器人等。在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小鹏早于特斯拉开始布局。

  关于双方的估值,顾宏地表示 ,特斯拉在全球更知名 ,且在电动车开发上比很多公司都早,国际知名度更高,目前已经是万亿级别市值的公司 。中国很多电动汽车公司加起来 ,可能都无法达到特斯拉目前的市值。他强调,一是中国和美国市场的情况并不一样;二是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开启得更早,他们的估值组成包括AI模型、FSD以及很多生态企业。

  “在技术和开发上 ,小鹏暂未像特斯拉一样,得到资本市场更高的认可 。”顾宏地说。

  回归二者的主营业务汽车板块,小鹏正在将增程路径带入产品规划中 ,且推出了首款增程产品小鹏X9,持续推动盈利目标。根据规划,小鹏将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亏平衡 ,提升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追赶已盈利新势力车企速度 。

  在销量方面,小鹏今年前10个月累计交付量约35.52万辆 ,同比增长190% 。其中 ,售价在10万~15万元级别的小鹏MONA M03贡献了近40%的销量。同期,特斯拉在华销量已经超过了60万辆,同为轿车Model3仍然聚焦于20万~30万级别更高价位的市场。对于小鹏而言 ,想要追上特斯拉的步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