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码 | 名称 | 当前价 | 涨跌幅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成交量(万) |
|---|
每经评论员杜恒峰
从期货到股市,“一句话 ”的影响力可能“价值”数百亿元。
11月16日 ,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预测,2026年碳酸锂需求会增长30% ,需求达到190万吨,如果明年需求增速超过30%,甚至达到40% ,则短期内供应无法平衡,价格可能随之突破15万元/吨,甚至达到20万元/吨 。
17日(周一),碳酸锂期货高开高走 ,至下午主力合约涨停,涨幅9%。A股市场锂电池概念股同步上涨,孚日股份 、盛新锂能等多股涨停。由于当日碳酸锂行业没有重大利好消息 ,市场大涨被外界解读为是受李良彬上述乐观预测的影响 。
同样是一句话,也可能导致市场大跌。
就在上周三(11月12日),市场有消息称 ,晶澳科技董秘在光伏月度例会中表示“收储”平台黄了,这话却被市场曲解为“反内卷 ”失败。在该消息广泛传播后,当日A股光伏板块应声下跌 ,通威股份、隆基绿能一度接近跌停,晶澳科技收盘时也收跌 。
但一句话引发的涨跌,很快就会回归常态。
11月12日盘中 ,光伏协会紧急辟谣,市场止跌回弹,晚间晶澳科技也以公告形式对上述传闻予以否认。13日,光伏指数(884045)反弹 ,收盘涨幅1.63%。
11月18日,锂电板块大幅回落,锂电池指数( 884039)下跌4.34% ,锂电电解液指数跌幅更是高达9.47%,基本抹去前一日的涨幅 。
Wind数据显示,锂电池指数成分股对应上市公司总市值为5.4万亿元 ,光伏指数成分股对应上市公司总市值也有2.3万亿元。如此大的体量,应当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为何某个人的一句话甚至是一则谣言,就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
笔者认为 ,这和当前两个行业所处的状态有关:两者都处于“反内卷”的关键阶段,市场情绪极不稳定,一旦预期有变 ,无论这个变化是来自一句话还是一组数据,都有可能导致大涨大跌 。
先看锂电产业。2021年11月,碳酸锂价格曾达到了60万元/吨的历史高位,但之后迅速下挫 ,到2025年一度跌到约6万元/吨。在供应一侧,全球锂资源产能自2023年起集中释放,导致价格下跌 ,但头部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减产意愿不足,产能出清缓慢 ,加剧了供给过剩的局面 。
在下游,锂电池行业也陷入产能过剩的局面。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建成产能超过2000GWh ,但产能利用率不到50%,这导致价格战愈演愈烈,已逼近或跌破不少二三线电池厂的成本价。今年储能行业大爆发 ,但行业也没有摆脱价格“内卷”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今年9月曾表示,储能行业价格竞争异常激烈,近三年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了约八成。
破“内卷 ”是锂电行业的必经之路。尽管锂电的应用范围在拓展,下游需求在增加 ,但目前相关产品仍处于历史低位,如果供需扭转,行业基本面将得到彻底改观 。这也是李良彬乐观预测有如此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光伏行业的情况更为严峻 ,整个行业由于产能“内卷”、价格“内卷”而陷入大面积亏损。今年下半年,“反内卷”政策信号密集释放,市场对光伏行业的走势趋于乐观 ,自7月以来,多晶硅期货价格大幅上行,此后维持在5万元/吨的阶段性高位附近。
目前看 ,虽然多晶硅期货价格已经稳住,但破“内卷 ”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预期要兑现,市场才有持续回暖的动力。以硅料收储为例 ,其本身牵涉到复杂的利益博弈,虽然市场预期已久 、期待已久,但实际成行困难,以至于收储一事遭遇传闻 ,就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信心。
市场大起大落,直接原因是一句话被市场过度解读,但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投资者仍缺乏信心 ,市场缺乏明确的方向 。“反内卷”需要政策尽快落地,为行业设定门槛,推动现有产能出清;“反内卷”也需要大型企业有担当 ,博弈时放长远、看整体,以推动行业治理更加有序;“反内卷 ”还需要投资者仔细甄别相关信息,不盲目追涨杀跌 ,避免资产受损。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股票推荐配资: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高盛“唱高”寒武纪目标价至2104元!这次市场为何没跟进
股票小额配资:郑州股票配资公司-一天涌现3个“日光盘” 上海豪宅市场前五月入账超400亿元
实盘配资炒股最新: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A股三大利好来袭!多则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上海股票配资:投查查配资平台-港股突发!中核国际、上海电气猛涨!核能股为何爆发?
配资开户114:上海股票配资-欧盟新气候法引发强烈反对 埃克森美孚警告:或退出欧洲市场
什么是股票配资平台:上海股票配资招商-特斯拉股价大跌!马斯克用科幻小说名句回应特朗普 他还称美财长“不懂数学”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